這兩天看網友的留言,在解讀財務報表方面,似乎很多都對“非控股權益”的概念比較模糊,所以對財務報表有基本認識的我就嘗試用簡單例子來解釋一下,如有錯的話請指正。
假設某上市公司持有兩間公司:
1. 全資附屬公司A (持100%股權),其今年度收入是100萬元,稅後盈利是30萬元,目前資產淨值80萬元;
2. 持60%股權的控股合資公司B,其今年度收入是60萬元,稅後盈利是20萬元,目前資產淨值40萬元;
如果按上述簡單的例子去編製合併財務報表的話,那麼該上市公司的合併損益表是:
綜合 (合併) 收入: 160萬元 (將A公司及B公司的收入全數計入)
綜合 (合併) 盈利: 50萬元 (將A公司及B公司的盈利全數計入)
綜合盈利當中:
本公司擁有人應佔: 42萬元 (A公司的30萬元及B公司按60%股權計算的12萬元)
非控股 (少數股東) 權益應佔: 8萬元 (B公司40%股權應佔的盈利)
合併資產負債表方面:
公司股本及儲備 (資產淨值)合共:120萬元 (A+B公司的資產淨值)
當中:
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:104萬元 (A公司的80萬元及攤佔B公司60%權益的24萬元)
非控股 ((少數股東) 權益:16萬元 (佔B公司40%股權的少數股東權益)
按照上述例子,如果這間上市公司發行股數是100萬股的話,目前每股股價4元,那這間上市公司:
1 每股盈利及每股資產淨值是多少元?
2. 市盈率 (P/E) 及市帳率 (P/B) 是多少倍?
希望通過上述簡單的例子,最起碼可以令初學者對非控股權益有一個清晰的概念,也懂得使用什麼數據去計算公司的每股盈利、資產淨值等,從而去簡單計算市盈率、市帳率等基本數據。
from 偉哥投資手札 http://ift.tt/2b4GzVg
via IFTTT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