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1年多,物管股突然受到市場寵幸,估值大幅上升,除了因為盈利的可預見度高,還有就是業績高增長,主要是受惠於近年的內房銷售節節上升,加上在管面積大幅增長所致,而且營運效率也提升,所以市場都願意給予較高的估值,一線龍頭股的2020年預期市盈率有些已高達30倍以上!
大家都知道選物管股的其中一個邏輯是有沒有強大母公司/關連公司的支持,因為背後如果有強大的內房支持,可以確保管理面積的穩定增長,是盈利增長的源頭之一。市場固然喜歡背靠強大內房的物管股,但另一方其實也會擔心利益輸送的問題。這裡說的利益輸送,並不是物管股輪送利益給母公司,相反地是母公司輸送利益給物管子公司,例如通過一些非業主增值服務,又或者將一些營運的成本由母公司負擔,令物管子公司的帳目看上去非常完美,但並不是反映真實的業績。
大家知道內房母公司為何要輸送利益給物管子公司嗎? 已上市的物管股當中,大家覺得那2、3間的業績才是最真實反映業務情況的?
from 偉哥投資手札 https://ift.tt/38V4VuI
via IFTTT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